六、社會協作
社會協作是指稅務機關進一步延伸服務范圍,發揮社會主體的服務優勢的重要舉措。目前稅務機關推進社會協作的主要形式有:
1.發揮涉稅中介作用。稅務機關不斷優化涉稅中介機構執業環境,健全涉稅中介行業制度,為涉稅中介機構守法、中立、公正開展服務營造良好環境。加強涉稅中介機構的監管,杜絕指定或強制稅務代理現象,促進涉稅中介機構健康發展。加強涉稅中介執業質量評估監控和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促進行業自律,提高服務質量。向涉稅中介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涉稅中介機構服務能力,發揮涉稅中介機構在納稅服務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據統計,2009年度注冊稅務師行業共完成各類涉稅鑒證業務金額10826億元,既保障了國家稅收利益,也維護了納稅人合法權益。
2.加強社會組織協作。稅務機關加強與財政、公安、工商、銀行以及社區組織、行業協會等部門和組織的合作,為納稅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支持納稅服務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提供志愿者稅收知識輔導培訓,為志愿者和需求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創造條件。與第三方機構加強合作,聯合開展滿意度測評、需求調查和納稅服務課題研究等工作。
納稅服務的主要載體
隨著納稅服務領域的拓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納稅服務手段不斷改進和完善,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辦稅服務廳
辦稅服務廳是納稅服務的重要場所,一般設立申報納稅、發票管理、綜合服務三類窗口。在辦稅服務廳,對各種納稅申報實行“一窗式”管理,每個申報窗口都可受理、審核不同稅種的申報;推行“一站式”服務,將納稅人需要到稅務機關辦理的各類事項統一到辦稅服務廳辦理,并實行即時、限時辦理。同時,在辦稅服務廳提供表證單書樣本、紙墨等用品,設立稅法公告欄,及時編印和發放稅收政策法規、規定的宣傳資料;設立電子觸摸屏、顯示屏、排隊叫號系統等,方便納稅人辦稅。
根據稅收管理信息化發展進程和辦稅工作量變化,稅務機關積極推進辦稅服務廳的規范化建設,推廣應用全國統一的辦稅服務廳標識,根據稅收征管工作需要和便利納稅人的原則,合理設置辦稅服務廳,規范窗口設置,有效緩解辦稅排隊擁擠問題,探索開展“同城通辦”以及推廣自助辦稅裝置,進一步提升辦稅服務廳功能。截止到2009年底,全國共有17609個辦稅服務廳,其中國稅局7089個,地稅局10784個,國、地稅局共用264個。
二、稅務門戶網站
稅務網站是納稅服務的重要網絡平臺。按照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和稅收信息化建設總體要求,稅務網站的主要功能是推進政務公開,開展稅收宣傳,進行咨詢輔導,方便公眾參與,實施網上辦稅事務等。稅務網站根據納稅人的需求設置網站欄目,重點開設有稅法宣傳、納稅咨詢、辦稅服務和權益保護等基本服務功能,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疑難問題在線咨詢、意見建議在線收集、投訴舉報在線受理等網上互動功能。
目前,全國稅務門戶網站建設功能進一步完善,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稅務網站建設標準,按照總局、省局兩級集中處理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以總局網站為龍頭,省局網站為主體,分級管理、上下聯動的稅務網站群。納稅人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或各省市局網站,可以方便、快捷、及時地了解各類稅收政策法規,咨詢涉稅疑難問題,辦理相關的稅收事項。
三、12366納稅服務熱線
12366是國家稅務總局為適應加強和改進納稅服務工作的需要,于2001年向國家信息產業部申請核批的全國稅務機關統一的特種服務電話號碼。12366納稅服務熱線的主要服務功能包括納稅咨詢、辦稅指南、涉稅舉報、投訴監督等,并已逐步開通發票、待辦事項等信息查詢和電話申報、滿意度隨機調查等功能。通過人工與自動語音相結合,為納稅人提供24小時多功能語音服務。此外,依托12366納稅服務熱線可同步實現短信服務、網上咨詢等功能。截止到2010年9月,全國共有67個省級稅務機關在省內不同范圍,以人工服務、自動語音服務或短信服務等不同形式開通了12366納稅服務熱線。12366納稅服務熱線已成為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社會各界相互溝通的重要橋梁。為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納稅服務工作,持續提高納稅人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國家稅務總局正在推行全國統一的12366納稅服務熱線系統,以進一步統一規范12366納稅服務熱線的咨詢口徑、工作流程和作業標準,整體提升納稅服務熱線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按照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的要求,稅務機關正在建立滿足多種接口要求的全國統一的總局、省局兩級納稅服務信息平臺,積極推進納稅服務熱線、門戶網站、辦稅服務廳之間的服務功能整合和互動,逐步將各類納稅服務事項整合到統一的平臺上管理,逐步實現納稅服務平臺與稅收征管、辦公自動化等稅收管理系統信息資源共享。
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的初步成效
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整合資源、講求實效,加強管理、保證安全”的原則,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信息系統格局進一步優化
國稅系統稅收綜合征管、防偽稅控、稽核協查等主體應用系統實現了全國統一和省級集中,地稅系統所有單位部署了貨物運輸發票管理系統,27個省實現了征管信息系統省級集中,20個省部署使用了國家稅務總局統一的個人所得稅管理系統,提高了稅收業務的規范性和調整時效,促進了系統整合,減少了“信息孤島”,支撐了分析決策。
二、信息化資源整合程度穩步提高
國稅系統基本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配置,全系統硬件配備初具規模。截至2010年底,全系統共裝備小型機2125臺,PC服務器39652臺。稅務系統廣泛應用虛擬化技術,推進資源整合,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網絡建設逐步向高速度、高性能、增值應用方向發展。全系統廣域網連通節點29283個。部分單位依托現有廣域網建設IP電話系統,實現網絡資源的增值應用。視頻會議系統基本覆蓋到了全國區縣級稅務機關。
國家稅務總局定期集中抽取綜合征管、增值稅專用發票、出口退稅等相關業務數據,實現了與海關、公安、銀行、財政、社保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各地進一步推進了國、地稅局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了部分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
三、稅收信息系統運行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各級稅務機關以構建運行維護、安全保障體系為抓手,不斷提高信息化保障能力。
兩級運行維護體系初步建立。總局和省級稅務機關組織專門的運維隊伍,健全運維制度,規范運維流程,逐步形成了以省級為基礎、總局為依托的兩級運維管理體系,分級部署了運維流程管理平臺和監控管理系統,提高了運維質量和效率。國家稅務總局開通了呼叫中心和技術支持網站,為基層和納稅人提供及時的技術支持服務。
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加強。國家稅務總局及各省均設立了信息安全領導小組,信息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初步建立。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規范體系基本形成。完成稅務系統首期、二期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廣泛使用防火墻、防病毒安全產品,信息安全技術防護能力得到加強。全面開展信息安全檢查、風險評估工作,完成等級保護定級工作,明確了信息系統防護重點。積極開展稅務系統信息安全教育,稅務工作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顯著增強,信息安全技能逐步提高,稅收信息化應用與信息安全工作同步發展。
四、信息化應用水平有效提升
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穩步提升。稅收綜合征管等核心應用系統的統一和集中處理,提升了對納稅人戶籍、稅收收入、稅源情況的監控管理,促進了征管業務的統一規范。各級稅務機關利用集中的數據信息,深入開展納稅評估分析、稅收預測預警、稅收風險分析等工作,稅源監控和稅收風險防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計算機選案、數據取證分析等成為稅務稽查工作重要手段,稅務部門防范和打擊偷逃騙稅的能力顯著提升。
納稅服務工作進一步優化。覆蓋全國的稅務網站群基本形成,積極通過網絡開展信息查詢、辦稅咨詢、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發票認證等涉稅業務,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截至2010年底,全國通過網上進行申報的納稅人戶數已達1278萬戶。各地積極建設12366納稅服務熱線,為納稅人提供涉稅咨詢、信息查詢、投訴舉報和申報納稅等服務。